黃允松:2019,青云QingCloud 的大平臺時代
2018?是非常特別的一年,科技界發(fā)生了很多有趣的變化,我在這里做個總結,也作為我對2019?年云計算趨勢的一種預測。
2017?年?11?月,AWS CEO Andy Jassy?曾表示,只有公有云才是云計算,其它都不是真正的云計算。然而時隔近一年,他便宣布?AWS?將推出自己的私有云交付方案。
作為青云QingCloud CEO,我認為云計算從來都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,而是一種模式、一種理念,一種以服務形式交付的產品及功能,這才是云計算最核心的要義。
我本人在?IBM?時期,就認為?IT?行業(yè)絕不是“賣貨”的行業(yè),而是以服務形式交付功能的行業(yè)。這個功能可以是計算、存儲、網絡,甚至具體到產品的任意一個小組件。這個理念也貫穿了青云QingCloud?從起步、發(fā)展到如今的每一個時期和每一個產品中。我認為,這也是?IT?工程師們真正該做的事情。此其一。
第二、當前的?IT?趨勢下,只有通過深入的耕耘分層結構,服務化交付一切,才能達到有顛覆力的科技進步。這就要求高度解耦合。
大家近幾年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,就是經濟正在下滑??赡苊總€人對此事都有各自的解讀,例如貿易戰(zhàn)、經濟泡沫等。但我今天要說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:最近十年來,這顆星球上沒有任何可以規(guī)?;?、商業(yè)服務化的科技創(chuàng)新,沒有可以強大到推動?65?億人口的地球迭代的科技創(chuàng)新。美國人覺得?90?年代的克林頓是一個偉大的總統(tǒng),其實是時代決定的。因為?IT?行業(yè)的興起、PC?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到來,讓美國站在了整個時代的最前沿。2007-2008?年發(fā)生了嚴重的次貸危機,但是美國卻輕而易舉的跨了過去,有兩個關鍵性的原因,其中之一即與科技進步有關。
第一個原因是美聯(lián)儲?QE?放水,這是官方原因。而我個人認為,另一個被大家忽略的原因恰恰是更為重要的原因——那就是喬布斯在?2007?年推動了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誕生與發(fā)展。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創(chuàng)新產生的激蕩雖然不能與當年?PC?互聯(lián)網相媲美,但是它站在了?PC?互聯(lián)網“巨人”的肩膀上,并且往前邁出了一大步,所以,是它推動了科技的偉大革新。
再看現(xiàn)在,我們的科技界,無論是美國、中國,還是哪個科技強國,都沒有大躍進式的創(chuàng)新,所以經濟回暖也難以到來。我認為,2019?年將是新一輪經濟下滑的開始,大膽且樂觀的預測,直到?2022-2023?年,這一輪下滑才能結束。而將這輪經濟下滑拽出深淵的,將是端到端的大平臺(底層技術)——一個構建成本非常低、運營成本接近于零(依靠?P2P?機器人運維),以?100%?解耦合度的形式交付的,具備高度可替代性、全部?API?化,可以完整的滿足任何人類生產、生活、娛樂不同需求的、端到端的,具備數(shù)字化和虛擬化能力的大平臺。當這樣的平臺出現(xiàn)后,AI?就有了用武之地。
第三,B2B2C?將是一個新的趨勢,我們將投入更多精力在合作伙伴層面,耕耘生態(tài)。
現(xiàn)在我們看到整個?C?端行業(yè)的流量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瓶頸,想要再創(chuàng)造新的流量增長已經很難了。在?PC?互聯(lián)網時代,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是關鍵的四部曲;而到了移動互聯(lián)網時代,屏幕變得更小了,內容則更加豐富;接下來的?5G?時代,隨著帶寬更寬,流量成本更低,會帶來?AR?和?VR?的全新體驗,但是這種體驗不一定比手指體驗(打字)更好,而且剛開始一定伴隨著各種挑戰(zhàn)。就像?4G?剛開始時,大家都認為視頻電話將成為主流。然而事實是,我們還是手指敲得最多,其次是語音電話,視頻電話依然是排在最后的。其實同理,5G?時代隨著帶寬的增長,承載的內容也會更重,會存在更多的可能性。
在這種趨勢下,我們能夠挖掘什么呢?B2B2C。青云QingCloud?是一家純?B2B?的技術公司。我們的客戶,例如銀行、保險等金融類機構,他們不僅僅有設備,還有人。如何為人提供服務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。
從?2019?年開始,青云QingCloud?將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合作伙伴身上,開拓?B2B2C?市場。2020?年上半年,我們將會支持一些合作伙伴推出面向?C?端的產品,App?由合作伙伴開發(fā),我們在底層提供服務。這些產品的出現(xiàn)將極大地改變和推動巨型/大型的傳統(tǒng)?B?端機構迅速向互聯(lián)網轉型。移動互聯(lián)網厲害在哪里?其實是個人用戶。所有的?App?針對的都是個人用戶,而不是企業(yè)級用戶。B2B2C?一直滯后于C端,青云QingCloud?將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。我們的目標是把云模式從?IDC?設備層往前提,提到辦公和生產流程中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每一個人在企業(yè)里都是企業(yè)人,他們使用的工具都是企業(yè)提供的,所以?B2B2C?會對?C?端形成很大的補充和改良。當然,我們會恪守公司理念,不做應用,只提供底層資源及服務。
第四,站在云計算?IaaS?和?PaaS?層,向上看業(yè)務,向下看?IC(芯片)。
像我們這樣的公司,在處理數(shù)據(jù)上高度依賴兩個東西:CPU?和?GPU,但這些都是外來的,可能在中國制造,但并非中國設計。長期來看,問題是非常嚴重的。若要解決這些潛在風險,就需要剝離工作負載。比如某一種特定的工作負載在云端達到一定量級時,就可以為這一特定的工作負載設計一款?ASIC?芯片,并在云端進行驅動和調度,從而大大削減其對?CPU?和?GPU?的依賴。
總而言之,千萬不要在同一賽道上解決問題,同一賽道上已經來不及了,要做一個比英特爾都強大的芯片可能嗎?所以,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是新賽道、新方法。這個時代早就不是“賣貨”的時代了,而是大平臺的時代。而青云QingCloud?作為一家技術實力領先,有著不竭創(chuàng)新動力,中立的全棧云ICT服務商,從?2019?年起,將致力于打通橫向和縱向大平臺,打破孤島和煙囪,讓數(shù)據(jù)和底層互通,推動中國云計算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推動規(guī)?;?、商業(yè)服務化的科技創(chuàng)新迭代。